目录详情

首页 >> 保险资料库 >> 目录详情
正文:

培育积极向上的自动自发意识

白彬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1)
  
  [摘要]积极向上的自动自发意识是学习、理解、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保障;是培育企业执行文化,增强执行力的根本和关键;是职业经理人必备的职业精神、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三要素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是公司改革发展的原动力;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决定性因素。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培育自动自发的工作意识,打造自动自发的工作能力,对于激发员工斗志、凝聚员工力量、集合员工智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事业进步、构筑市场优势、增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非凡。
  [关键词]自动自发;科学发展观;执行文化;职业经理人;成功创富;公司改革;个人成长
  [中图分类号] F84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3306(2005)03-0036-02
  
  自动自发,简单理解就是发自内心的、自觉主动地以超前的思维、积极的心态、坚韧的意志,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具备超乎他人的工作表现,拥有“为完成任务,必要时不惜打破成规”的智慧和判断力、创新力。自动自发地工作是一种人生态度和责任,是一个智慧、技能、心态、性格等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工作、学习、生活,为家庭、为企业、为社会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概括和凝练。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培育自动自发的工作意识,打造自动自发的工作能力,对于激发员工斗志、凝聚员工力量、集合员工智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事业进步、构筑市场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非凡。
  一、自动自发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目的和本质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领导人的发展观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全局性、根本性的影响。就保险而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本质是以人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核心是做大做强。这也是我们在全面总结吸纳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切身体会,是我们用于破解发展难题、克服发展障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正确方法和指导思想。从当前看,学习好、落实好、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关键要解决好真学、真用、真抓这一根本问题。所谓真学,就是要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去研究,并且把握精髓、吃透精神,尤其要克服那些阻碍人们求得真学真知的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束之高阁、叶公好龙等不良风气;所谓真用,就是要发自内心地做好结合文章,毫不动摇地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研究确定本单位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从而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谋求新发展,摒弃形而上学、生搬硬套、说做不一的不良习气;所谓真抓,就是要发自内心地抓贯彻、抓执行、抓落实,一丝不苟、深入扎实地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根本要求落实到加快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办实事、务实功、求实效,克服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表面文章等浮躁浮夸作风。从实践角度看,积极向上的自动自发意识是科学发展观能否学到深处、用到真处、落到实处的前提和保障。
  二、自动自发与执行文化
  执行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强调的就是对已确定的决策和目标自觉地执行、主动地执行、创造性地执行,在完成任务上不找借口,不找客观原因,这与自动自发所强调的精神一脉相承。竞争的实践充分证明,同样正确的战略,谁能在执行上,特别是在自动自发地执行上、创造性地执行上领先一步、高人一筹,谁就能赢得市场先机,把握市场主动。所以,自动自发地执行、创造性地执行是培育执行文化的根本点和关键点。自动自发与执行文化,有很强的两面性。一个自动自发意识和执行能力很强的组织和个人,长期拥有积极心态,就会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积极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与此相反,某个人一旦被消极的态度所左右,他的前途也就可想而知,也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隐患和损失。积极向上的自动自发意识能够促使人们把小事情干得轰轰烈烈,反之,大事情也会偃旗息鼓。我们谈培育自动自发意识,重点是强调建立在积极心态基础之上,一个人一旦具备了积极的自动自发意识,它就会驱使你全部的执行力集中于向目的地前进,它能够教会你如何工作、如何达成目标,促使你对所从事工作的热情和愿望日益强烈,对各种机会的把握会更加敏锐和睿智。
  三、自动自发与职业经理人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加剧,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强烈现代经营管理意识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是时代的呼唤,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职业精神、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是职业经理人必备的三要素,与自动自发所倡导的精神异曲同工,有很强的关联性,也可以说,自动自发意识是上述三要素的高度浓缩,因为这其中任何一项要素要发挥或达到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都需要积极向上的自动自发意识和能力做支撑,否则,一事无成。作为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无论是为了个人还是为所服务的企业着想,都应该加深对自动自发意识的理解和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修炼,转化为自身的领导素质和能力。带领员工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是职业经理人的天职,不但要具备超前的思维谋略和过硬的专业本领,更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好胜的活力、饱满的热情,这是赢得员工信赖、兑现“承诺”的基础。因此,自动自发意识是职业经理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内在动力,是领导者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
  四、自动自发与成功创富
  “成功创富”是保险公司在多年发展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一种重要的经营理念,其内涵是组织和个人依靠勤奋和智慧,在为企业和社会承担更大责任、解决更多问题的过程中,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我们强调成功创富,并将其作为领导者带领员工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有其很强的现实意义。首先是领导理念的一种转变,突出强调了与广大员工保持密切联系,充分尊重广大员工的创富心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其次是对团队文化建设的丰富和升华,能够帮助每位员工清楚自己每天应该想什么、干什么、干成后能得到什么,这是“成己为人,成人达己”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实践性的诠释和运用。再次是对个人职涯规划的高度浓缩,将个人目标、团队目标、企业目标有机结合,个人奋斗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从成功创富的内在要求看,自动自发地追求成功的强烈愿望是每个人必备的核心要素,这是一切创富的前提和根本。实现创富,贵在于“创”,“创”就是每个人在积极心态的驱使下,为了完成任务、达成目标,自动自发地去创造、创新、创意,在“创”的过程中为家庭、为企业、为社会承担更大责任,解决更多问题,在持续“创”的攀升过程中,增强“创”的能力和水平。
  五、自动自发与公司改革
  当前,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加剧,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都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的环境。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抢抓来之不易、稍纵即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巩固扩大市场优势,创造持久发展、持续繁荣的事业格局,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要保持自动自发、积极进取的拼搏意识和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自动自发地与时俱进,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我们正在进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公司事业这一根本要求而进行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企业的改制和改革,表现为建立一种新的体制和机制,实质上是要打破长期禁锢我们、阻碍我们的陈旧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实施改革和确保改革成功的重点和难点。参与改革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自动自发地参与改革、拥护改革、支持改革,一种是厌新怀旧、抱守残缺、消极观望,两种不同的态度必然导致两种不同的行为和结果。深化改革最根本、最重要的力量是来自广大员工发自内心的那种期盼改革、拥护改革的原动力,自动自发地去接受新思想,革除旧观念,在积极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过程中,寻求适合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岗位。
  六、自动自发与个人成长
  自动自发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生态度,对人的一生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自动自发意识和能力对一个人的性格培养、素质提升、潜力挖掘有决定性的影响。积极的心态加明确的目标,是取得一切成就的起点,这是众多成功者历经千辛万苦形成的共识。尽管他们从事不同的行业,但好似一种共同的力量支撑他们不断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迈向卓越,而这就是那种被积极心态所拥有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勇力量——自动自发意识和能力。当今社会鼓励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能成功,而追求成才成功最根本、最长久的原动力则是人人身上都具备的那种自动自发意识和能力,而离开这一原动力,即使先天条件、外部环境、客观因素再优越、再完备,也难以成就事业。培育打造自动自发意识和能力,追求成才成功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成功者身上所具备的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历经千锤百炼铸就的优秀素质和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是孜孜不倦的自我学习意识,时时刻刻为自己加油充电;二是积极主动的竞争意识,时时刻刻居安思危,严阵不怠;三是求生求变的创新意识,视压力为动力、与逆境抗争求生存,变不利为有利、顺应变化求发展;四是敏锐睿智的机遇意识,善于预测机遇、经营机遇,抓关键机遇,抓主要机遇。
  说到底,自动自发既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又折射出内因决定外因的哲学道理。离开自动自发,任何事物都将失去其成长发展的动力本源。综观古今中外,凡优秀民族、卓越企业、成功人士,其骨子里莫不渗透着超强的自动自发意识。为了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我们要凝聚励精图治、不懈拼搏的强大动力,营造“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氛围,强化无坚不摧的执行能力,树立迎难而上、热忱工作、顽强奋斗、一丝不苟的人生态度。我们坚信,若能为着理想而自动自发的拼搏、奋斗,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
  [编辑:傅晓棣]保险研究2005年第3期专题
  [收稿日期]2004—09—06
  [作者简介]白彬(1958—),男,山东济南人,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曾在《保险研究》、《中国保险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