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论新时期保险企业文化的创新
蔡宝勇 颜荣 陈文蔚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射阳县支公司,江苏 射阳 224300)
[关键词]保险业;企业文化;创新;国际竞争;新知识 [摘要]保险市场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目前在保险业普遍存在着概念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文化底蕴不足、建设措施不力等问题,保险企业文化创新是保险公司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迎接世界保险业挑战的必然要求。要实现保险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做到在思想上、机制上、管理上、内容上、形象上、环境上的创新。 当前,我国保险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加入WTO时间的日益临近,我国的保险市场竞争也将愈来愈激烈。保险市场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因此,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适应激烈竞争的新形势,是摆在各保险公司经营决策者面前的新课题。一、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保险企业文化是保险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保险活动中的一切文化现象,是以保险业务为基础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熏陶、影响而形成的,保险企业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很明显,现行的保险企业文化仍带着计划经济的烙印,留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影子,还没有完全成熟和发展起来,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和保险市场大开放已不相适应,具体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概念认识不清。说起企业文化建设,一部分员工想到的就是开展文体活动,想到的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想到的就是企业形象塑造。很显然,这种理解是十分片面的。文体活动、精神文明建设、企业形象塑造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部分内容和组成部分,而不是其全部。 二是重视程度不够。“重业务发展、轻文化建设”,有些保险公司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领导班子的工作职责,摆上重要位置,只是让办公室工会制定一个方案,列出几条理念,开展几项活动,搞一些形象宣传,不能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有针对性、全面系统而科学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挤掉”的现象时有存在。 三是文化底蕴不足。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品牌竞争氛围也越来越浓。虽说一些保险公司品牌意识有所增强,企业精神有所充实,但文化底蕴明显不足,表现为标语化、概念化,缺乏高品位、有特色的经营理念和服务宗旨。 四是建设措施不力。一些基层公司偏重于硬件方面的建设,抓有形的物质投入,对精神方面的软件开发则显得力不从心,对如何搞好本单位的企业文化没有一些硬性的措施和办法。二、保险企业文化创新的涵义及紧迫性 所谓保险企业文化的创新就是指保险业在运行过程中,依据客观规律、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竞争的新形势,对保险企业文化的涵义、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创造性变革。保险企业文化的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寻找一些新点子、采取一些新方法,而是涵盖着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管理创新等诸多方面,并且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赋予其新的内容,并不断充实和发展。可以说,保险企业文化的创新,既是保险市场竞争的产物,也是保险业务得以持续发展的推进器,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1.保险企业文化创新是保险公司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与保险业务的发展息息相关,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同时保险企业文化的创新可以带动和促进保险经营观念、经营机制、营销手段、管理方式的创新,从而推动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2.保险企业文化创新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注重强调用文化的力量来影响和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特别强调要把员工积极性放在首位。企业文化这一显著特征,使企业文化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企业文化的创新具有互动作用。 3.保险企业文化创新是迎接世界保险业挑战的必然要求。与外国保险公司相比,无论是企业精神、服务手段、经营理念还是员工素质等,都有较大的差距。如果不进行文化创新,就会很难缩小同国际大保险公司之间的差距,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只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三、保险企业文化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事实证明,保险企业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动脑筋,机制上要创新、产品上要创新、营销策略上要创新,企业文化上更要创新。只有创新,才会赢来保险业发展的一片艳阳天。 1.着力长远打算,在思路上进行创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创新,首先要思想先行。领导干部要形成对保险文化创新的共识,认真学习和研究有关企业文化的理论,掌握新知识。坚持从基层公司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国情、司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仅要抓好物质载体,而且要抓好意识形态,不仅要抓好物质环境建设,而且要抓好软文化环境建设,高瞻远瞩,把目光放远,把视线放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超前运筹,开拓进取,无愧于时代赋予的重任。 2.着力于员工培育,在机制上进行创新。国有保险企业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其在用人机制上比较呆板。因此,要将改革用人机制作为企业文化创新的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职工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文化、业务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打破用人框框,敢于在个人代理人队伍中发掘人才,向社会引进高精尖人才,并要为人才的成长搭好一个平台,建立一个用武之地。同时要在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淘汰机制上进行创新,真正建立起一个富有行业特色的竞争机制。 3.着力制度建设,在管理上进行创新。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度建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迎接入世,建立现代的保险企业制度已刻不容缓。 4.着力改进服务,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市场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服务的竞争。诚信的服务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当前,保险市场是一个服务不断创新的市场,保险公司更应强化服务意识,进行服务内容的更新。 5.着力加大投入,在形象上进行创新。外部形象是竞争的实力所在,是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当前,我们要从基础设施着手,从司容司貌、文体活动设施、办公营业场所等方面抓起,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空间。 6.着力软件开发,在环境上进行创新。新形势下,要致力于精神文化的建设,积极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培养竞争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软环境,促进保险企业的发展壮大,迎接国际化、全球化的挑战。 [编辑:郝焕婷]2001年第9期保险研究•专题保险研究•专题2001年第9期 [收稿日期]20010724 [作者简介]蔡宝勇(1946-),男,经济师,现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射阳县支公司工会主席;颜荣(1966-),男,大专,助理政工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射阳县支公司;陈文蔚(1972-),男,大专,现供职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射阳县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