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详情

首页 >> 保险资料库 >> 目录详情
正文:

论完善我国寿险统计管理系统

龚锋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湖北 武汉 430050)

  [关键词]统计管理系统;台帐处理系统;业务数据;统计信息;经营决策
  [摘要]在保险公司内部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国际规范且科学、高效、可行的统计制度,及时收集、滤波、整合与传递统计信息,并确保统计信息的准确、真实、适用及便于检索与查询,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决策质量和调控能力的前提与基础。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现行的业务统计制度、方法已滞后于业务管理与经营决策的需要,为此,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湖北省分公司组织开发了统计台帐计算机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模拟寿险统计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将寿险业务统计工作纳入计算机管理,提高了业务统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确保了业务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充分发挥了统计系统的信息、咨询与监督功能,提高了公司的经营决策水平。
  
  一、现行统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1.手工作业、重复劳动、效率低下。目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许多县级基层公司仍依靠手工处理业务台帐数据信息,效率低下,且业务信息要在业务、统计、财务等计算机处理系统中重复输入,造成人力资源的无谓空耗。
  2.信息量小、分类不全、适应性差。现行业务统计报表的信息量不大,且分类不全面,适应性也较差,已不能满足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的信息要求。
  3.验证不利、准确性差、分析薄弱。现行统计报表质量缺乏有效的刚性控制(只能进行逻辑校验),信息反映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统计分析质量也大打折扣。
  二、统计台帐处理系统的作用和功效
  1.提高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往县级支公司统计台账的记录和业务统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以及统计报表的生成与汇总等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不仅数据信息反映不全,而且极易出现错漏;地市级分公司的统计工作主要是对县级支公司的数据汇总与逻辑纠错,导致统计工作流于繁琐的业务数据处理之中,且需要层层手工汇总报表,效率极低。推广使用统计台账处理系统后,县级基层公司统计人员只需按照统计台账上的提示,将业务原始单证上的信息输入台账,通过台账进行自动校验、汇总后,即可通过台账处理系统自动生成分险种基础报表、业务分析表等,并可直接将台账数据及报表传递给地市级分公司。地市级分公司在接收到所属县级支公司业务数据后,便可直接将数据汇总并传递给省公司。这样,统计台账处理系统的使用不仅便于对统计工作进行检错、纠错,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而且能够使地市级分公司的统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报表汇总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开展统计质量检查和统计调查、分析工作。
  2.扩展了统计信息的容量和范畴。在统计台账中增加了业务数据信息量,保证了业务数据信息的完整性,适应了业务管理、业务分析、社会监管部门对保险统计的信息要求。以往统计报表由于收集的业务数据信息不够完整,无法满足业务管理决策与社会监管部门对统计数据分类反映的要求。在统计台账处理系统中,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统计的信息量,比如在收费台账处理系统中除收集承保人数、保单件数、保险金额、保费收入、承保时间、被保险人姓名等信息外,还增加了保险交费方式(期交或是趸交)、保费收入情况(新保或是续保)、业务性质(个人业务或是团体业务,城镇业务或是农村业务)等信息。在寿险业务统计分类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完备的统计数据信息,建立业务数据库并及时补充新的资料替换已失效资料,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加工处理,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对数据进行组合输出。由于台账信息收集完整且标准统一,满足了不同信息需求者对业务信息的需求。
  3.增强了统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统计台账中增加了查询检索子系统,强化了统计的监督控制功能,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在以往手工处理统计报表中,由于基层公司向上级公司仅提供一套统计报表,不仅提供的数据信息不多,而且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得不到验证,容易发生问题。针对以往统计报表出现的问题,在统计台帐的设计中加强了对业务数据质量的控制,一是在台帐业务数据输入中设置了必要的限制,对宽限期内退费的情况则在台帐中另行设立独立的宽限期退费冲减窗口,防止随意更改调整台帐的保费收入数据;二是统计报表直接由台帐生成,基层公司只须上报台帐数据即可,避免了基层公司随意调整报表数据;三是台帐的查询检索功能使得省公司可对各基层公司(包括县级支公司)的每一笔业务进行查询,对不合理的业务数据信息进行查证,对高保额的个人寿险业务进行风险控制;四是可通过对基层公司的统计工作实施等距抽查或随机抽样,对照基层公司保险单信息验证输入的台帐信息,或通过台帐信息,查找相应的保险单,即顺查或逆查,来查验基层公司台帐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对统计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
  4.强化了统计系统的咨询和分析职能。为了充分利用统计台帐完备的数据信息,更直观、全面地反映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在台帐处理系统中相应地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综合统计报表,包括法定报表、基础报表、分析报表及相关报表等。在业务统计分析报表中,不仅列示寿险深度、寿险密度、员工人均保费等指标,而且分险种、分单位对寿险业务的各项数据指标及完成计划情况、同比增长情况等进行科学揭示,为公司的经营决策、业务管理、市场策划提供完备可靠的信息支持。
  5.丰富和拓宽了统计管理系统的内涵与外延。统计台帐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对财务数据信息和精算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为提高费用测算的精度、保证费用监控的刚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强有力的支持,为业务分析和市场策划提供了极为详实、便利的信息保障。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统计管理系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增强责任意识。基层公司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统计台帐的应用工作,统计人员必须尽职尽责,这是保证统计台帐系统顺利运行、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2.建立统一的交换基础平台。通过设计、开发数据转换系统,逐步实现统计台帐、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直销业务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等几个软件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劳动,减轻基层公司工作负担,目前已开发并推广运用的几个业务处理程序及财务系统都是为特定目的而设计开发的,收集的业务数据信息都不全面,使得基层公司对一笔业务往往要在多个软件处理系统中进行重复输入,增加了基层公司的工作量。因而,有必要通过设计、建立信息共享的统计交换平台,保证一次数据信息输入的完整、准确,以适应各方面的需要,减少基层公司的工作压力。
  3.规范流转程序和运作方式。统计台帐系统的推广使用,对基层公司业务处理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统计台帐录入的信息来源真实完整,基层公司必须要制订一套科学合理、方便易行的原始单证流转程序和运作方式,保证登录统计台帐的原始单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
  4.提升统计人员素质。做好统计台帐数据录入、数据传输与统计分析工作,要求统计人员不仅掌握统计方面的知识,还要熟悉寿险业务条款及实务,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因此,统计台帐系统的推广使用,对统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辑:韩艳春]
  [收稿日期]20010116
  [作者简介]龚锋(1948-),男,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