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在中国保险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吴定富
(1999年11月24日)
各位代表: 中国保险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今天就要闭幕了。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大家认真总结和充分肯定了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研究确定了第五届理事会的任务,修改通过了新的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成员和理事、常务理事。在此,我代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对第四届理事会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对第五届理事会的产生表示衷心的祝贺! 下面,我就保险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中国保险学会今后如何发挥好自身作用谈几点看法。 正确认识保险业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是中国保险学会做好今后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是健康的。主要表现为: (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通过投资、消费实现双拉动,扩大国内需求,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增长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这为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 (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了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确定了着力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突出问题的重大措施,对国有企业跨世纪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三)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保险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必将进一步扩大。11月15日中美已就我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边协议,有助于加快我国加入WTO的进程。这是我国保险业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四)党中央、国务院对保险业高度重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险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保险业在保障经济、促进改革、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去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经济、政府机构的同时,专门成立中国保监会。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如何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保险业来看,目前,全国保险公司已达到26家,其中国有商业保险公司4家,股份制保险公司9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4家,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9家。另有7家外资保险公司正在筹建。今年1—9月,全国保费收入达1004.1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95.8亿元,同比增长2.2%;人身险保费收入608.3亿元,同比增长10.6%。截至9月底,保险业总资产为2389.6亿元。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这对保险业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也是中国保险学会当前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一是宏观经济的发展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银行利率的连续下调,加大了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业的利差损失,对寿险业务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将大大增强其风险意识,迫切要求保险业特别是财产保险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和更为优质的服务;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保险资金在确保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金融通职能,为国家集聚更多的建设资金;扩大出口作为发展经济、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要求保险业不仅要做好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业务,还必须加快出口信用保险体制改革进程,积极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千方百计支持国家扩大出口。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的保险意识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要求保险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发新险种,提供更为充分、完善的风险保障,进一步扩大居民的保险消费。三是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引入更多的优秀公司,其经营机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对我国保险市场将起到促进作用,也必将加剧市场竞争。如何提高我国保险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否则,中国保险业将会丧失历史的发展机遇。四是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监管水平与之相适应。中国保监会一成立,就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恶性市场竞争问题,下大力气清理整顿保险市场秩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的不规范竞争初步得到遏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保险公司的经营指导思想逐步端正,风险意识不断增强,要规范、求发展的要求比较高。如何更好地规范市场秩序,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中国保监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上述问题,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从表面看,这给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但如果及时加以研究解决,必将促进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方面,中国保险学会应组织力量进行重点课题的研究和探讨,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希望:(一)要认清自身肩负的重任。中国保险学会作为全国保险行业从事保险理论和实务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反映了我国保险业最高的学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说,其研究成果是保险经营管理和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任务光荣而艰巨。这是中国保险学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希望新一届理事会集中精力,积极组织会员开展保险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活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保险信息咨询服务,做好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促进我国保险业经济管理水平和保险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中国保险学会具有三大优势:一是集中了我国保险业的很多人才,目前拥有个人会员275人、理事209人,人才济济。二是拥有一块理论阵地。《保险研究》作为中国保险学会的会刊,在保险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是我国保险界最权威的理论学术刊物。三是中国保险学会作为一个群众性学术团体,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地位比较超然,可以客观地提供专家意见。希望中国保险学会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发挥自身作用。(三)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当今中国的保险事业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前面我提到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是在目前保险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大家在研究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和探索,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做到理论研究实际,不断推出富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为决策提供参考。(四)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中国保险学会要发挥好作用,必须搞好自身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严格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制定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并切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二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做到思想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努力做好学会的各项工作。三是各位理事和会员既要做好调查研究,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又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善于吸收、借鉴国内外最新的保险理论研究成果和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启事第五届中国保险学会章程,正在报批之中,待批准后,本刊全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