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山东省财产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杨志军1于信2
(1.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1;2.山东省商职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3)
一、山东省保险市场发展的环境概况 1.地理概况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黄河下游,濒临渤海与黄海。全省总面积为15.67万平方公里,下辖17个市(地)、141个县市区。全省总人口已达9079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4%,非农业人口占26%。山东省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盛名。 2.经济发展状况 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为8542亿元,比同期增长11.4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580元,比同期增长10.4%。全省进出口总额为249.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24.4%,出口创汇155.3亿美元。全省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4.8∶49.5∶35.7,比同期分别增长4.2%、12.7%、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9.2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增长5.8%和7.4%。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38%,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3.5平方米。至2000年末,全省各项存款余额为74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08亿元。“九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97亿元,年均增长14%,使得山东省公路、电力、通讯等基础产业位居全国前列。从总体上看,山东省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发展财产保险业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二、山东省财产保险业的发展状况 (一)市场供给主体情况 目前,在山东省保险市场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主体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及青岛市分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济南分公司(产、寿险)、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产、寿险)、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2000年山东省保费总收入为111.07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42.85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38.59%。 人保山东、青岛分公司是专门经营非寿险业务的国有公司,在山东省所辖的市(地)、县(区)均设有机构,并有数目可观的代理机构和一定规模的营销队伍,是山东省非寿险市场上机构网络最全、人员数量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公司,2000年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为33.75亿元。其中,人保青岛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6.08亿元;人保山东省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7.67亿元,同比增长4.26%,赔款支出为15.58亿元(不含青岛),综合赔付率为56.34%。人保公司占山东省财产险市场份额为78.74%。 太保济南分公司现有机构43个,2000年实现财产险保费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16%,赔款支出为3.77亿元,赔付率为52%,市场份额为16.67%。 平保青岛分公司现有机构27个,2000年实现财产险保费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9%,赔款支出为0.97亿元,赔付率为52%,市场份额为4.36%。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是2000年加盟山东省财产保险市场的公司,实现财产险保费收入0.06亿元,市场份额为0.14%。 山东省财产险市场发展情况对比表 表1(1999年-2000年) 公司名称保费收入(亿元)市场份额(%)1999年2000年1999年2000年人保(含青岛)32.4333.7480.7078.74太保(含青岛)6.187.1815.3816.76平保1.581.873.924.36华泰0.060.14合计40.1942.85(二)保险业务发展概况及特点 2000年山东省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为42.85亿元(含青岛),同比增长6.64%;保险深度为0.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7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47.2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7元,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7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8%。具体分析,山东省财产险市场有以下特点: 1.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近三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全省保费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而财产险业务增长速度都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见表2)。 2.山东省保费总收入稳步增长,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也同步增长。但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幅度趋缓,财产险市场保险深度出现下降的趋势(见表3)。 3.财产险保费收入占保费总收入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1998年为47.77%,1999年为41.88%,2000年为38.58%。 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与保费收入情况表 表2(1998年——2000年) 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保费收入(全部业务)〖〗财产险保费收入总值 (亿元)增长率 (%)总额 (亿元)增长率 (%)总额 (亿元)增长率 (%)199871627.7083.753.4440.013.36199976626.9895.9614.5940.190.452000854211.49111.0715.7542.866.64山东省保险市场发展水平分析表 表3 年度GDP (亿元)总人口 (万人)保险密度(元)保险深度(%)全部 业务非寿险 业务全部 业务非寿险 业务19987162887194.4045.101.170.56199976628882108.0445.251.250.52200085429079122.3447.211.300.504.从山东省财产险市场占有率上看,太保、平保的财产险市场份额逐年增大,人保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但仍占有绝对的份额。 5.同全国相比,虽然山东省财产险市场的保险密度已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从保险深度上看仍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相差甚远。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明显地落后于发展中国家(见表4)。 山东省与其它地区/国家保险发展水平对比分析表 表4 国家/地区保险密度(元)保险深度(%)全部业务非寿险业务全部业务非寿险业务山东省(2000年)122.34〖〗47.211.300.50中国(2000年)127.747.881.800.67北京市(1998年)8092274.391.23香港(1999年)9260.312133.14.721.09马来西亚(1999年)1165.32517.093.881.72英国(1999年)38534.4114348.2113.353.05美国(1999年)24245.1312237.528.554.32全球平均(1999年)3214.591260.777.522.95注:美元与人民币汇比按1∶8.3计算三、山东省保险市场潜力及前景展望 (一)山东省保险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1.从保险深度来看,2000年山东省的保险深度为1.3%,大大落后于全球保险深度平均数。据统计,中等发展中国家保险深度为4%左右,国内先进地区的保险深度也已超过或接近此水平。按4%的保险深度及2000年山东省的GDP(8542亿元)推算,山东省的保费收入可达到340亿元左右。按目前的产、寿险保费收入比例,财产险保费收入可望达到131亿元左右,与实际规模相差88亿元。 2.从保险密度来看,以中等发展中国家保险市场规模总量占居民储蓄额的5%左右为参考,按2000年全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71亿元计算,山东省保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73亿元左右。按目前的产、寿险保费收入比例,财产险保费收入可望达到140亿元左右,与实际收入相差甚远。 因此,就目前山东省保险业发展的水平来看,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二)山东省保险市场前景展望 2001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根据山东省政府制定的“十五”计划纲要,到2005年的5年内,实现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期末达到13150亿元,人均GDP达到141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到8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60元,年均分别增长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50元,物价涨幅控制在3%左右。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11∶49∶40,其增加值分别达到1550亿元、6800亿元和48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10%和9.5%。高新技术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0%,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3%,农业劳动者比重下降到40%以上。进出口总额达到475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225亿美元左右。 以上数字既是山东省“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也为保险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所涵盖的信息量是巨大的。一是提出了保险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即到2005年,按中等发展中国家目前的保险发展水平,全省保险费总收入可达到500亿元左右,财产险保费收入有望达到190亿元左右。二是明确了保险业务工作的重心和保险市场开拓的方向,为保费结构调整、险种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三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客户群体的变化,为优化客户群体结构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四是提出了保险业要有更高的服务水准、更高的管理水平及更强的风险防范与支付能力。同时,也展现了保险业美好的发展前景。 (三)从保险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国内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加入WTO会使民族保险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应该看到,中国加入WTO,有利于引进国外的先进保险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提高保险市场监管水平;有利于促进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全社会的保险意识,激发大众的保险需求。这一切都会推动保险业的整体发展,使保险业向着纵深和更高层次的方向迈进。 (四)网络经济带来的新机遇 E——时代的到来,给保险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因特网的横空出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经营理念。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能够使产业在更大范围内、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资源重新配置和重组,重构全社会的过程管理、物流管理及资金流管理体系,重塑新经济时代的纽带与互动关系,给保险业提供了切入的有利时机。信息技术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保险市场进程,使得各产业主体能够在一个标准或规范下平等地参与国际化竞争。“电子商务”给保险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经营手段,它可以跨地域、跨国界、全天候、不间断的提供服务。随着电子支付手段的建立及信用监管体系的完善,电子商务就会以低廉的经营成本、高附加值的服务内容,个性化的信息特征和网上品牌,以及客户所喜爱的双向互动自助式操作程式,占据保险主体经营活动的重要位置。 [编辑:韩艳春] [收稿日期]20011024 [作者简介]杨志军,高级工程师,电子学学士,基础心理学硕士,现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济宁市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于信,副教授,现供职于山东省商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