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发展责任险加快业务结构调整
胡启敏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衢州分公司,浙江 衢州 324000)
[关键词]责任险;财产险;业务结构;战略调整;民事损害 [摘要]现阶段我国财产险业务结构不尽合理,需要通过加快发展责任险来实现业务结构调整。如何加快责任险业务的发展,一是要加大责任险产品的开发力度;二是要重视责任险的发展,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强人员培训,增加业务投入,必要时还要采取倾斜政策,为责任险业务开发提供切实的物质保证;三是要取得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提高责任险在社会中的认知度,促进责任险相关立法,为责任险发展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 据统计,2001年上半年我国财产险保费收入为378.99亿元,增加值为48.75亿元,增幅为14.26%,比2000年同期增幅上升4.15个百分点,发展势头良好。但从业务结构来分析,将其放在国家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下考虑,得出的结论则是不容乐观的。2001年上半年我国财产险业务结构中,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保费收入为230.84亿元,比重达60.91%,上半年财产险增加的48.75亿元保费中,有32.84亿元即67.36%是来自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的,老三险(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企业财产险、货运险)占保费比重达85.17%。这些都源自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信贷政策的推动及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财产险业这种“非市场化险种比例高,传统险种比重大,受限于国家经济政策”的结构性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严重制约我国财产险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加快财产险业务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已成为各财产险公司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应该看到的是,在2001年上半年业务结构中,责任险保费收入为13.71亿元,净增保费2.84亿元,超过货运险的保费增长(2.01亿元),增幅达26.13%,占财产险比重3.62%,接近货运险的比重(5.38%),这是在国家没有相关重大政策出台,主要依靠市场手段取得的。加快责任险发展,应是实现财产险业务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责任险业务是非寿险公司的支柱性险种,美国几乎占非寿险业务的一半,欧共体国家占非寿险保费的30%以上,日本等国也达到25%-30%。中国保险业经过20年的粗放式经营,最基本的财产保险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需要保险公司提供更深层次的保险服务,只在传统业务上耕耘,很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责任险则为我们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使法律风险的赔偿成为一种趋势,增强了对责任保险的需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章专门对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赔偿作出了规定。法律对劳动保护、民事损害的赔偿规定日趋详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损害赔偿的索赔日益增多,有关民事赔偿的诉讼案件也日益增加。作为保障责任人经济利益的责任保险,越来越成为转嫁民事赔偿风险的最优选择。 二、为保障受害人的利益,需要各种责任险为社会公众利益提供保障,这就为责任险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们实力还不强,支付能力差,发生损害赔偿,往往承担不了经济赔偿责任。近来,工伤纠纷、民事损害赔偿案件法院判决又执行不了的例子屡见于报端,不胜枚举。这种情况,一方面影响了生产和经营的稳定,另一方面使受损害方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通过保险的“集腋成裘”来发挥“稳定器”的作用,切实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三、经济全球化是责任险发展的催化剂 人类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届时,我国将由目前有限的范围和领域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就保险而言,外国保险企业兼有资金、实力、技术、管理的优势,一旦外国公司大举进入,在财产险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民族保险才起步而西方保险公司有明显优势的责任险领域,如果民族保险公司不在近期及入世的前几年保护期内加紧发展,有朝一日“阵地”失去,将很难夺回。 四、增强实力,迎接“入世”挑战需要加快发展责任险 我国民族保险业尚处于幼稚期,与西方发达国家保险企业相比,实力还很弱。入世将给我国民族保险业带来更激烈、更严酷的市场竞争,竞争就是实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服务的竞争。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国内财产险公司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强企业实力,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传统财产险中,除了车辆险还能保持几年较高的发展速度,其它险种已经很难增长,且入世后平均费率下降是看得见的事。为此,加紧开始潜力巨大的责任险业务,是有关民族财产保险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抉择。 当前责任险发展还存在一些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虽然,近几年责任险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与国内保险业务刚恢复的几年相比,速度还不够快,与责任险展现的巨大潜力不相称,究其原因有三点。首先,产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目前各保险公司推出的一些责任险种,有的收费过高,有的责任偏窄,市场适应性差,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其次,政府立法滞后。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责任保险的重要意义,相继颁布了一些行政法规,但是,由于不是国家大法,力度不够,具体执行时往往被打折扣,而且覆盖范围较窄。再次,保险公司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由于责任险业务与传统财产险业务有较大区别,需要掌握一定相关行业知识,展业难度相对较大。比较而言,保险公司更愿将力量投放到较快较易出成效的象车辆险这样的传统业务中,具体到一线展业人员更是如此。 怎样才能加快责任险业务的发展?一是要加大责任险产品的开发力度。财产险公司要建立产品创新机制,加强条款的实用性调研工作,发挥基础公司在新产品开发中的积极作用,尽快形成覆盖面广、收费合理、适应市场需求的责任险体系。二是作为财产险公司要从战略的角度重视责任险的发展,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加强人员培训,增加业务投入,必要时还要采取倾斜政策,为责任险业务开发提供切实的物质保证。三是要取得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提高责任险在社会中的认知度,促进责任险相关立法,为责任险发展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 [编辑:韩艳春] [收稿日期]20010908 [作者简介]胡启敏(1965-),男,经济师,现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衢州分公司第一营业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