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保险业应兴利除弊迎接入世
郭志龙1贾文奇2
(1.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长治市分公司,山西 长治 046011;2.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山西省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关键词]入世;中资保险业;保险产品;保险服务 [摘要]我国即将加入WTO,中国的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已是大势所趋。面对具有诸多优势的外资保险公司,中资保险业应吸取其精华,兴利除弊,采取对策,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日期的临近,意味着中国将向所有缔约国开放金融保险市场。也就是说,入世后的中资保险业将直接面对国际保险同业的挑战。 中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始于1992年的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开业,截至目前为止国内保险市场除13家中资保险公司外,另有中外合资保险公司4家,还有7个国家的13家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14家营业性机构,其中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分公司9家,尚有5家外资及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已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在筹建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有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保险市场开业。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这些保险公司大都经营历史悠久、保险技术水平较高、人才丰富、资本规模大。应该说一个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其它各种经济形式的保险公司并存的保险市场格局业已形成。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保险市场会更加开放,而相比之下,年轻、幼稚的中资保险公司与国外具有上百年历史、经验丰富的保险同业相比尚处于诸多劣势之中,所以兴利除弊,迅速与国际保险市场融合是中资保险公司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一、未来的中国保险市场将更加开放 我国的保险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据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保险深度为1.8%;保险密度为127.7元,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目前,世界各国的近百家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200多个代表处。它们大都对未来的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力十分看好。对于国内保险业来说亦是如此。原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垄断的保险市场,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近30家保险公司群雄逐鹿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由此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保险市场外资保险机构的数量会不断增加,其经营的业务范围及地域会逐步扩大,向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因而中资保险业面对即将与国际接轨的现实,不仅要有危机感,更重要的是应尽快借鉴外国同行的可贵经验,使自己能尽快与国际接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中资保险业融入国际社会的措施 1.宁缺勿滥的保险产品原则 据统计,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的产、寿险产品达上百余种,仅以国内各人寿保险公司几年前推出的诸多个人营销寿险险种为例,由于险种在设计时预定利率较高等诸多原因,因而营销员在给投保人做工作时大多强调其投资收益,从而引发投保人在投保时经常与银行利率相比较,使投保人产生与存入银行利息相攀比心态,从而忽视了保险是为被保险人提供风险保障的基本功能。这就充分说明保险人在原厘定费率时缺乏科学性,以至需经常跟随银行利率变化而调整的不稳定状态。而这种不确定的费率是很难取得投保人信任的,同时也给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巨大风险。尤其是1999年6月10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文件明确规定“凡预定利率超过2.5个百分点的寿险险种一律停售”。因而在此之前原国内各寿险公司推出的预定利率高达6-8个百分点的寿险险种,面对银行利率的7次下调,其经营风险可想而知。且原推出的险种除被保险人年龄外,保险责任大致相同,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来讲缺乏灵活的选择性、变更性与长远的吸引力。相比之下,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提供的寿险险种就较为周全,既有传统寿险的保障功能的险种,又有满足保单持有人投资功能的保单,大到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小到意外烧伤保险,还有针对市民双休日设计的“旅游保险”,投保人只需缴纳17元保险费,即可获得10万元保额的意外保险保障。另外个人交纳保费仅达100元者即可获赠美国国际支援服务卡,享有免费全球电话查询其服务的一系列有利于被保险人的具体措施。这样一来,保险人的负债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较小,也就是说寿险公司面临的偿付能力压力大大减少,风险也相对较低。有鉴于此,过去国内各寿险公司展业初期为抢占保险市场所采用的高预定利率、高储蓄性险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将显现出其潜在的巨大利率风险。因而,尽快的开发具有“两全”功能的新险种,注重保障功能,淡化投资功能,尽快使其从单一的储蓄功能转变为以保障功能、服务功能的险种为主,适应市场与人们需要的新险种尤为重要。近期寿险市场出现的投资连结保险等新险种就较为适宜人们的需求和心理,这种保险产品是采用独立帐户投资回报浮动的设计原理,将投保人所需要的风险保障与资产增值保值的需求区分开来,保险人只承担保障风险,而投保人则依靠投资帐户来获得投资收益,但其也要承担投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保险人甩掉银行利率变动而带来的巨大利差损风险。 2.实施人才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保险业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而服务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尽管我们早已意识到人才是事业的根本。但由于没有一套严谨的机制作保障,所以在运行中仍然差强人意。而外资公司的通常做法则是:员工一入公司就会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只要你做得好,在待遇上你就会得到提升与奖励。而且公司都会给员工设定一个完整性的框架,如设立业务目标、每个岗位细致又可操作的工作职责、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与经验,可以让你在框架内自由发挥。同时充分遵重、考虑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创造让员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并通过市场调查与信息系统进行人才业绩的评估,从而为其确定有竞争性的报酬。应该说上述的作法无疑也是外资公司很快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资保险业要想留住人才,不能仅单纯地依赖过去的严格管理制度,而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全面推行聘任制,营造一个员工能者上、庸者下的广阔空间;尽力营造有利于员工成长和进步的氛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要高起点地、经常性地、针对性地培训员工。培训他们熟练使用现代电子化技术;培训业务人员及时熟悉新险种,掌握新条款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展业新技能;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教育。从而建立起守法经营,规范服务,提高公司的良好形象,赢得更多保户的信任。 3.以优质的服务取信于保户,赢得市场 中国的保险市场,对于中资保险公司来讲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环境。但也不可否认,长期以来缺乏一整套优良的售后服务机制,官商作风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如查勘不到位、理赔不及时、遇到保户对保险责任不理解,就拒赔,态度生硬等现象,都给公司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因此中资保险公司应清楚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失去回头保户,就意味着失去更多的市场份额,最后必将走向失败。 保险公司的优质服务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加速开发适应社会需求的新险种 创出适合市场经济和人们生活保障需要的新名牌产品,开发国内外保险市场需要的“适销对路”的新险种是中资保险业的当务之急。虽说我国的保险市场广阔,但若各公司仍在原险种的基础上互相争抢,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较为现实的做法应该是各家公司都要想方设法把保险市场这个蛋糕做大,在竞争中互相取长补短。在主导思想上树立合法经营、公平竞争、大家都赢的新理念,才是今后中资保险业的工作重心。我国各地区、各阶层人士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各有不同,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风险意识的增强,对保险的需求愿望会愈来愈强烈,愈来愈迫切,因而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反馈网络,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大众消费心理、适应行业与保户保障需要的新险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可能在外资保险公司大量进入我国保险市场之前先多占领一些市场,才是中资保险业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2)加快CI形象的设计、推广应用 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例,从人保分业经营改称为中保,又因中保集团公司的撤消而继承了人保公司的品牌。这一系列的转变无疑增加了保户对我们的认知过程与评价过程。尽管这一切变化都是体制改革的需要,但业外人员未必能理解。应该说人保总公司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可在实际运作中并不理想。归根到底还是在CI形象设计中未尽人意。 对于CI的推广应用更是重要的环节。目前,许多基层公司都在改善办公设备并已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有部分基层公司除门面上的标牌一致外,营业场所的内部设置差异太大,甚至可以说“简陋”或随心所欲的摆设。试想国内唯一的国有财产保险公司竟如此的办公条件,实难取得客户对公司实力的信任。 [编辑:萌萌]2001年第8期保险研究•争鸣保险研究•争鸣2001年第8期 [收稿日期]20010428 [作者简介]郭志龙,男,山西省长治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长治市分公司;贾文奇,男,山西省太原市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山西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