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健康管理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近20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已经成为西方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健康管理是近年来引入的一门全新的学科和行业,整体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而商业健康保险在中国的发展,更是处于初级阶段。关于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之间关系定位的问题,则是专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健康管理的概念
正是由于引入时间较短,健康管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有权威的健康管理概念。韩启德教授在2004 年会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对个人及人群的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以及进行预防的全过程”。
而美国职业和环境医学学会(ACOEM) 则把健康和生产效率放在一起考虑, 将健康和生产效率管理定义为: “针对员工全面健康的各种类型的项目和服务的联合管理, 包括所有的预防项目和服务以及员工在生病、受伤、或生活和工作关系失衡时会寻求的各种项目和服务, 如医疗保险、伤残保险、员工赔偿、员工生活和工作关系失衡协助项目(Employee AssistantProgram , EAP) 、带薪病假、健康促进和职业安全项目。健康和生产效率管理也指所有能够促进士气、减少离岗、增加岗位工作效率的所有活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陈君石院士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黄建始教授主编的《健康管理师》培训教材中,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 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 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就是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 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综合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健康管理的概念可以简单概述为: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健康管理可适用于所有人群,即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急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采集信息、评估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咨询与指导、制定健康促进计划、进行健康维护等。
健康管理的现实意义
健康管理最早出现于美国, 尽管美国拥有全球最富裕的医疗卫生资源, 也承受不了快速增长的医疗费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的压力使美国每年要花费近两万亿美元, 然而收效甚微, 由于健康问题造成的生产效率下降也已经威胁到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关资料显示, 在美国人群中最不健康的1 %和患慢性病的19 %共用了70 %的医疗卫生费用,而最健康的70 %人口只用了10 %的医疗费用。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不健康的1 %和患慢性病的19 % , 如果只关注疾病人群, 只在“诊断和治疗”上投资,而忽视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对现在健康的80 %的人的损害, 那么疾病人群必将不断扩大, 美国现有的医疗系统必将不堪负荷。同时, 在医疗服务花费继续高涨时, 美国的保险公司和企业注意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80 %的医疗支出用在了治疗那些可预防的疾病上。因此, 美国政府和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实践证明, 通过健康管理计划, 在1978至1983 年间美国居民的疾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其中高血压和冠心病分别下降了4 %和16 %。同样, 对于美国的企业和个人也都有这样一个秘密, 即90 %和10 %: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 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 %;10 %的个人和企业未参加健康管理, 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 %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 健康管理在美国的发展日益成熟, 目前有超过70 %的美国人享受健康管理组织的服务。
因此,健康管理具有“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特点,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预防疾病,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通过健康管理可以改变服务对象的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