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我司维护金融安全工作机制在不断完善,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仍多专注于形式合规,主动性不够,我司在不断研究保险业务流程、创新思维方面有一些具体的做法与举措。
一、领导重视、部门间协调配合的机制,是做好金融安全工作的基础。
我司领导非常重视金融安全工作,给予人力、物力、资源及至政策上的倾斜,在人员配置、宣传与培训方面的投入,以及分公司法律合规部提出的优化业务流程中的建议等方面均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支持,合规人员以检查监督为主转变为为业务发展提供增值服务的工作方式,业务部门的协助与配合是关键。我司每一年度检查结束后专项汇报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并召开专项整改会议进行研究,并将整改的情况纳入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的范畴。各业务管理部门逐步开始重视金融安全工作的落实,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加强监督检查,对于合规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也开始有针对性地在本部门实施,形成了一种合规与业务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隐患,补齐制度短板,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维护金融安全。
二、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抓手
2017年,根据人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结合我司业务管理实际及反洗钱系统建设,重新修订反洗钱内控制度,下发我司《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反洗钱管理内控制度,同时我司不断提高反洗钱制度的执行力,抓好制度执行既是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分公司及时提示各支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严格规范反洗钱工作行为。
2017年5月,为不断的提升反洗钱管理水平和技能,加强反洗钱评价体系的宣导培训工作,分公司向全司各级机构下发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文件,【关于落实《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工作的实施方案】(内太保产(2017)49号), 方案中要求及时组织各条线、中支公司学习掌握有效的评估标准,中支要结合反洗钱工作实际,详细讲解各项标准的达标措施。我司也及时将分公司的培训内容深入传达到中支相关条线及支公司,同时要组织开展适合本机构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制度的执行。
三、功能强大的检测平台为维护金融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我司金融安全管理使用总公司开发的系统“反洗钱管理统一平台”,该系统具备大额交易管理、可疑交易管理、客户身份识查询别、客户身份重新识别、监控名单查看、风险等级划分、统计等功能;同时根据人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管理办法》的落地实施,我司在原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积极借鉴原系统开发的经验和不足,优化异常交易监测系统,规划并重新搭建了集团系统内统一的反洗钱管理平台。该系统根据大额交易的指标自动提取,实现系统符合条件的大额交易一旦发生,财务系统与反洗钱管理平台的实时交互,相关业务和客户信息完善后,可通过反洗钱管理平台提交人民银行监测分析中心,同时系统提供新增录入功能,满足大额交易多样化识别、填报要求。系统根据可疑交易指标自动提取,操作岗对数据进行人工分析,我司结合产险业务特点,自主构建可疑交易13条(7条为系统自动提取,6条为人工识别),经分析认为有涉嫌洗钱的,可通过系统新增方式录入功能,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系统自动抓取承保、批退、理赔环节符合身份识别标准的自然人和非自然人客户清单,对接影像系统,各级法律合规部可通过系统检测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的落实情况,对客户身份采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查、跟踪督办。设定系统和人工相结合的风险划分模式,具备风险等级初次划分、风险等级调整、风险等级重审功能。完成“黑名单”与反洗钱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从信息系统层面,集中锁定公安部发布的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自动划分风险等级功能,一旦系统数据碰触黑名单,就会有一条可疑交易产生。
四、建立各银行保险兼业代理档案,牢牢把控交叉业务风险点
通过建立各银行保险兼业代理档案,时刻关证件到期并提醒验证,在新开展与银行、邮政及中介合作前,对其是否取得保险兼业代理证进行核实,并对证件有效期进行核查。通过给投保客户提供自愿投保告知单,并把控承保条件及本人签字流程,杜绝不符合承保规定及非客户本人签字等现象。
太平洋保险在2017年把防控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坚持做好金融机构日常风险监测和重大事项报告工作,不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及风险应对和处置机制,及时对风险事件预判预警。全面梳理排查当前金融领域重点风险,评估已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剖析风险易发多发的症结,研究风险防范或处置措施,在巩固成绩的基础上,以风险集中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砥砺奋进,挖掘新情况、探索新手段、解决新问题。
( 太平洋保险锡盟中支 陈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