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信诈骗手段也越来越隐蔽,大学生群体因其信息接收渠道广泛、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成为了电信诈骗的重点“目标”。瑞众保险锡林郭勒中支在3.15活动期间,通过3.15风险提示线上宣教活动,为大学生群体揭露诈骗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帮助大学生群体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一、校园金融诈骗常见类型
1. 网络贷款诈骗
以“低息、无抵押、快速放款”为诱饵,诱导学生借贷,随后以高额利息或手续费进行诈骗。
2. 兼职刷单诈骗
以“高薪兼职、轻松赚钱”为名,要求学生垫付资金刷单,随后消失或拒绝返款。
3. 冒充客服诈骗
冒充网购平台客服,以“退款、赔偿”为由,诱导学生提供银行卡信息或转账。
4. 虚假投资诈骗
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诱导学生参与虚假投资平台。
5. 冒充熟人诈骗
通过盗取社交账号,冒充同学或朋友借钱。
二、如何防范校园金融诈骗
1. 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
对陌生电话、短信、网络信息保持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2. 保护个人信息
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3. 核实信息真伪
遇到可疑信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不盲目相信。
4. 树立正确消费观
理性消费,避免过度借贷,远离非法贷款平台。
5. 学习金融知识
了解常见诈骗手段,增强防范意识。
三、如不小心遇到诈骗后该怎么办?
1. 立即停止交易
发现被骗后,立即停止转账或支付操作。
2. 保留证据
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便于后续追查。
3. 及时报警
拨打110或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4. 联系银行
如涉及银行卡信息泄露,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
瑞众保险锡盟中支将继续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方式普及金融诈骗防范知识,帮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瑞众保险锡林郭勒中心支公司供稿